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39 >>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再造中国的一百年

作者:文 《南风窗》

油画《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 韦启美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这座石库门房子的一楼,12位正式代表、1位陈独秀先生的代表,还有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科尔斯基,一起召开了一个秘密的会议。

这就是中共一大。

算上这13位代表,当时在全中国一共只有 50 多名同志,而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成立一个政党,彻底改造中国,把中国推上现代化轨道,洗尽屈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终迈向民族复兴,文明古国再次崛起。

难以置信,但他们是认真的。

其中两位代表,与一位青年密友同行,从长沙走水路,经洞庭,入长江,往东而去,目标上海。两位代表是毛泽东、何叔衡,青年密友是萧子升——那个曾经跟毛泽东历时月余、步行千里、走遍湖南5县城乡考察农民问题的斯文小伙。

毛泽东在船上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用 30 年到 40年的时间,就能改变中国。他说的“我们”,是指共产党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流血革命的信念,此时已经深植于心。

数年前,毛泽东和萧子升,都深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相信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就可以达到一个人人互爱互助的世界。只不过,在湖南与军阀的斗争,以及与五四运动的遥相呼应,让毛泽东对此幻灭,而萧子升却一直固执不懈。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在武汉,分道扬镳。

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现代政党,在简陋而动荡的一次“大会”中成立。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起来担当民族使命,作为一个“雪球”的核心,越滚越大,累年血战,用 28 年时间,打出来一个新的中国。

政党一成立,共产党人就投身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并以此作为最重要的资本,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帮助它强化组织、建立军队,准备北伐。

北伐的对象,是封建军阀。清朝虽亡,但封建仍在,帝国主义还在,不平等条约还在,中国人民的苦难还在,人吃人的社会还在。不彻底消灭这些魑魅魍魉,共和就是徒有虚名,国家和民族被踩在脚下的地位就永无止境。

中山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在共产党人的政治动员帮助下节节取胜。兵锋直指上海时,碰到了几乎所有最强大的列强。蒋介石投入了列强怀抱,与支持他的苏联以及共产党人决裂,1927年4月12日,用黑社会的力量血洗上海的共产党人和他们领导下的工人,领导上海起义的周恩来,也几乎命丧屠刀。

紧接着,被目为左派的汪精卫和蒋介石合流,7月15日,武汉,再次血流成河。

共产党人从6万多人减少到 1万人左右,蔡和森、恽代英、赵世炎、罗亦农、彭湃、张太雷、方志敏、邓中夏、汪寿华,以及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都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之下。

中国共产党的两大核心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大钊先生,也被张作霖从苏联大使馆抓出来,处以绞刑。38 岁的李先生,眼睛都不眨一下,英勇就义。

恽代英,就义之前豪迈赋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摒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方志敏,身陷囹圄,写下脍炙人口的《可爱的中国》。

共产党人,从此与蒋介石结下深仇大恨。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会上,34岁的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改变中国革命进程的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为了消灭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而一味地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妥协,没有出路,这时候的共产党人认识到,消灭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也不能指望资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最后可能跟前面两者合流。

想要实行彻底的社会革命,只能依靠共产党自己。会议决定,让毛泽东到湘赣边界,去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

理想不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在周恩来,朱德的领导下,就像五四运动和党的一大那样风云际会,林伯渠、叶挺、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粟裕、陈赓、许光达、陶铸……一起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

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进入汕头,一路血战,损失惨重。周恩来突患重病,孤舟求医香港。朱德率领着不断减员的队伍,再入江西,奋力前进。

秋收暴动风雷骤。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队伍,试图围攻城市,半道铩羽。毛泽东明白了,自身力量太弱,硬拼没有出路,保存革命火种至关重要,于是决定进入粤湘赣三不管的罗霄山脉,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朱德,带着南昌起义的队伍,闯过枪林弹雨来到了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中国工农红军”诞生了,这是一支人民子弟兵,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代军队。他们从人民中来,为人民而战,心有信念,舍生忘死。

他们盘踞湘赣边界,屡屡杀败前来会剿、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在1931年,于江西瑞金,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皆为毛泽东。

红都瑞金,县委书记名叫邓小平。

毛泽东领导红军,杀败了国民党的数次会剿,打败了四次围剿。到第五次围剿的时候,毛泽东受博古、李德为首的党中央排挤,已经离开红军,游击战术被批判和污名化,李德指挥人数和装备均远远落后于对手的红军,与敌硬拼,“短促突击”,“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步步失败,死伤惨重,中央苏区危在旦夕。中央决定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南部进入广东,往西而去,连闯四道封锁线。湘江一役,血流成河,8万多人剩下3万多人,陈树湘将军率领的“绝命后卫师”为掩护主力红军,血战不止,全军覆没。

博古、李德,还想着继续往北寻找贺龙,蒋介石布下口袋,请君入瓮。忍无可忍,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革命事业一朝葬送,靠边站的毛泽东站出来,联合任弼时、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主张西进贵州。

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并且在遵义城内,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之后,博古、李德以及他们的幕后操盘手王明,再也不能左右中共和红军的命运。毛泽东虽然还不掌握中央实职,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治军事领袖。

遵义会议之后,四渡赤水,西进云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历尽艰辛,挥兵北上。

徒步走过两万五千里,经过多少子弹横飞、炮弹轰鸣,此中苦难言,唯今一声叹。1936 年 10 月,几路红军全部抵达陕北,那里有一个刘志丹领导的革命根据地。

今天看上去,好像是明知此处有亲人而千里投奔,事实上,中共中央也是杀到此处,收集报纸,方知竟有同志。张国焘、贺龙,纷纷率队来归,最后,天下共产党人,齐集陕北。

当共产党人还想着怎么抵御蒋介石接下来的进攻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大发狼子野心,跨越长城,虎视华北,步步紧逼。

此前,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1931年不战而失东北,1932年淞沪抗战迟迟不派援兵,1933 年,日军攻占山海关,拿下热河省,兵锋直指北平,1935年,日军以东北的伪满洲国为后方,觊觎华北。被派往西北“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忍无可忍,发动兵谏,逮捕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曲折处理,保住蒋介石,迫其抗曰,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方知妥协无用,决心联合共产党,一致抗日。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改名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国共军队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抵御日军推进,共产党军队在太行山和华北一带,深入敌后,袭扰歼敌。

在延安的毛泽东写下《论持久战》,预计了抗战的三个阶段。同时,他也雄辩地论证了游击战争在抗日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抗战几乎毫厘不爽地按照毛泽东的预计发展,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蒋介石从未撂下他的“剿共”心事。抗日初期,要求八路军迅速开赴华北与敌人硬拼,便有借刀杀人之意。之后同意共产党负责被日军重重围困的敌后工作,也是料定共军必被消灭。1941年皖南事变,原意在逼迫新四军渡过黄河到华北与日军消耗,盘算不成,杀机顿起,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9000 余人,大部被歼。

战胜侵略者之后,国人渴望和平,蒋介石摆出和谈姿态,同时一刻不停地“剿共”。

重庆谈判,毛泽东亲入虎穴,万里赴戎机,虽然未能换来万民期望的联合政府,但共产党人的主张广为人知。一首《沁园春·雪》震惊世人,原来造反的共产党,领导者是个大诗人。中国的社会精英尤其是知识分子,在阴谋野心与光明磊落的对比之下,越来越认同共产党。边区和抗日根据地之外的人民,由于国民党接收期间的无度搜刮,民不聊生,人心也开始倒向共产党。

1946 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当时共产党有野战军61万人,而国民党有正规军 200 多万人,蒋介石踌躇满志,“6个月消灭共产党”。谁知共产党越打越精神,而国民党越打越萎顿。以占领城市为目标的国民党兵力日渐分散,陷入了与日军侵华时期同样的尴尬局面,而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衡量成败的共产党,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消灭敌人的同时,兵力日益壮大。最后,通过世界战争史上辉煌闪耀的三大战役,把国民党主力消灭于长江以北,奠定胜局,随后毛泽东下令,“将革命进行到底”,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一路南下,摧枯拉朽。

渡江作战之前,解放军炮击侵入中国内河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表明了新中国决不与帝国主义妥协的决心。共产党人血战 20多年,目标就是回应人民的期待:消灭封建主义,赶走帝国主义,重塑生产关系,让人民不挨饿,国家不挨打,民族有尊严,为独立自主地通往现代化廓清障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内方定,外患又起,1950 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新生的中国,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直接在战场上交手,将对方逼回三八线以南。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面对西方强国,第一次实现整体上的军事不败。

100 多年后,世界终于看到,中国变了。她虽然依旧贫穷,但她的政府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忍气吞声、卑躬屈膝的窝囊相,她的军队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触即溃、一打就跑的狼狈样,她的人民对国家大事不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与政府、军队结成一体。

共产党人的斗争哲学是,和平是打出来的,越是不怕战争,就越能避免战争。正是因为朝鲜一战,中国解除了百余年来动辄挨打的被动局面,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与节奏,来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建设。1954年,中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在步步挨打、受尽屈辱的清朝出生,经历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战争,血流成河的共产党人,深知如果国家不能免于挨打,一切富强愿望都是镜花水月。于是,在最为艰难的六七十年代,中国依然“勒紧裤带”制造出两弹一星,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这个一百多年来饱受欺凌、苦难深重的民族,再也不会被丛林世界里的强者随意蹂躏。

还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先生就提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先生又进一步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

过去的 40多年,中国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奔向共同富裕的愿景。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平等的价值是突出强调的。它永远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在社会领域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竞争胜败视为根本性的正义。改革开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蛋糕不断做大,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善。与此同时,国家也从未忘记那些陷于贫困的人民,有计划的扶贫始终伴随整个改革开放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8年时间,近亿人摆脱绝对贫困,全球惊叹。300万名扶贫干部下乡驻村,1800多人牺牲在扶贫一线,除了中国共产党,世界上没有任何执政党会有如此决心,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5000 多年文明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实现“无人不饱暖”,相反,饥饿才是历史常态。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X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