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55 >>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共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党委书记米银俊在《南方日报》发表理论文章《促进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本报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新时代十年是中国体育改革创新的十年,体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将引领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一、在价值层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体育改革事业发展的坚强保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价值原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体育实践深刻证明,党的领导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制胜法宝,是做好各项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对新时代体育价值取向的深刻把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秉持的价值原则。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皆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这一根本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本质和底色,也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根本方向。

二、在实践层面坚持社会生产力充分平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事业,旨在实现社会生产力充分平衡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在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总体逻辑中要将体育办成惠及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一方面促使体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充分平衡发展的有效增长点,在助力乡村振兴、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释放效能、发挥功效。另一方面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新时代诠释,发挥好体育在人民群众健康维度上的价值功能,鼓励通过体育活动的正向溢出效应来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身心和谐、全面发展和人生幸福的需求。

坚持社会生产力充分平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总体逻辑的把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实践方式。

三、在目标层面实现民族复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主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是将体育办成惠及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体育现代化进程。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和载体,将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到2035年建成充分彰显制度生命力、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重要遵循,将体育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变量,通过优化资源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实现共建共享,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通过培养运动兴趣、增加体育人口、促进体育消费提挡加速,在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丰富体育供给、唤醒健康意识、弘扬体育精神,在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协调共进方面发挥杠杆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主题、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动力牵引,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奋斗目标。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X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